轻视翼状胬肉,小心它遮住眼睛影响视力
翼状胬肉大多是从靠鼻侧的眼白部位往瞳孔方向长,少数会从靠耳朵那侧开始长,而且一开始大多没有症状,很容易被忽略,有些人即使发现眼睛上有粉红色薄膜,但因为没有感觉到不适,也很容易轻视或者忘记它。
(静止期的翼状胬肉)
还有许多人误以为自己得了角膜炎或结膜炎,点了眼药水后就置之不理,一直要等到薄膜持续增生,长到角膜上导致角膜变形,甚至侵犯角膜中心眼轴,才会出现明显症状,例如看东西开始会有不规则的散光,或是即使戴了眼镜看东西还是模糊一片。倘若胬肉把瞳孔遮挡住了,光线无法进入眼内什么也看不到。
(活动期的翼状胬肉)
不过,有些人因为长了胬肉眼球表面不平整,角膜上面的水无法均匀分布,也会出现明显干眼症症状,例如有异物感、刺激感,容易流眼泪,但不是每一个眼翳患者都会有干眼症状。
过度曝晒、紫外线辐射是诱发胬肉的主因
深圳希玛眼科林顺潮教授指出,胬肉的发生与紫外线慢性侵损有着密切关系。有研究显示,经由紫外线照射后,眼球表面的结膜细胞会受到伤害,引起发炎反应,另外,细胞内的基因也可能因此受到影响,而令细胞呈现不正常的生长,从而导致翼状胬肉的发生。
另外,灰尘、风吹等容易让眼睛干燥、刺激眼球发炎,或是其他因素造成的眼睛慢性发炎,也是诱发胬肉的致病因素。慢性结膜炎容易诱发干眼症,反过来说,干眼症也会诱发结膜炎,两者长期下来都容易致使眼睛组织退化及增生,导致胬肉。
长时间在户外活动的农民、工人及渔夫,到了中老年后较容易出现眼翳病。
特别要注意的是,许多中老年人看到眼睛白白一块,就误以为自己得了白内障,事实上,这两这是完全不同的疾病。不要被“白”字给误导,看到眼睛长出半透明白色增生物就因为是白内障。
治疗胬肉,药物、手术双管齐下
如果是在疾病早期或没有症状视,病人不需接受特别治疗,可以使用人工泪液维持眼球表面滋润的状态,减少眼睛摩擦伤害;如果眼睛有炎症刺激出现刺痛、眼红、畏光、有异物感症状,可以使用抗炎症的眼药水。
当胬肉≥3mm造成视力障或者长期引起严重不适或者导致其它严重情况时,则需要手术切除。》》》立即咨询在线医生
预防胬肉增生、复发 做好眼睛防晒最重要
想要预防眼翳增生、复发,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眼睛防晒,在户外活动要戴帽子或戴有防紫外线的太阳眼镜;避免风吹日晒雨淋,避免眼睛干燥,如果有干眼症要尽快治疗;隐形眼镜不要戴太久,以免长期造成眼睛干燥发炎。
此外,建议50岁以上的年长者、糖尿病病人,每年要做一次眼睛检查,如果是高度近视或是有青光眼患者,则建议半年追踪一次,提早发现眼睛疾病,趁早治疗。